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格鲁吉亚E60公路项目数字化应用》案例在这次征集中被选为最佳实践案例。该案例融合BIM、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优化重构项目管理体系,实现了项目管理效率和效益的有效提升,并且降低了安全风险,展现了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 围绕该项目建设核心理念、工作目标和技术趋势,构建完整的管理体系和一系列规范标准,在工程项目经营管理上以“工程管理台账”为驱动建立了工程项目建设目标管理模式;在施工生产上建立基于BIM、IOT等技术实现数据采集,实现高速公路全生命周期信息的交付、共享,推动高速公路工程信息模型的应用发展。E60项目数字化建设包括项目综合管理系统、BIM数字沙盘系统、智慧工地系统三大部分。 该系统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相结合,对施工过程数据进行自动采集、分析并实时监控、预警的信息系统。在E60项目上主要聚焦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具体应用场景包括隧道有害气体监控、隧道监控量测、隧道人员定位、隧道锚杆监测、车辆定位和油量监控、拌合站数据监控等物联网技术实现关键施工部位、工序的全面监控管理,降低安全风险、提高工程质量。根据现场实际需求,主要实施安装了以下场景的应用。 项目初期由于没有进行网络规划,项目部不同办公区域接入了多个运营商信号,没有局域网络,网络带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分配不合理,网络安全性和稳定性较差。根据系统运行需要,对项目部统一进行了网络规划设计,改造和优化办公局域网络,确保网络设施的稳定和安全。同时汇集互联网带宽,充分利用多线路接入的资源,通过负载均衡,实现互联网接入的稳定可靠,并在项目沿线部署无线基站+中继架设方案,实现网络全覆盖。系统部署则采用公有云方案,并选择在香港节点发布应用保障了项目部人员连接系统的速度和效果。同时,通过加密方式将生产数据定期备份到公司总部。项目经理部增设专职技术岗位,负责现场网络维护、智慧工地物联网设备安装调试、信息系统需求收集和问题反馈以及推广工作;公司总部IT人员提供后端保障和支持,负责远程技术支持、系统培训、功能改进及日常运维工作。 一、办公效率方面 借助信息化平台实现移动办公、在线协同、即时通讯,上传下达顺畅,办公效率提升明显。此外,线上办公在疫情防控方面也间接发挥了巨大作用,降低了现场人员新冠病毒接触传播风险,保障了生产经营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沟通交流方面 依托BIM模型进行碰撞检查、施工模拟,方案讨论更有针对性,减少了与外方人员因语言问题导致的理解偏差、分歧问题,提高了沟通效率。
三、质量安全方面 依靠数字化监控平台对现场数据的实时采集、监控和分析预警,保障了工程质量,避免了返工和重大安全等问题的发生。
四、降本增效方面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驱动了管理流程的优化和效率的提升,节约了一定的人员成本、机料浪费的成本、质量问题返工的成本。
五、数字化技术方面 系统架构先进,E60综合管理系统是基于虚拟化、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BIM、GIS等技术搭建的管理平台,采用前后端分离的企业级微服务多租户系统架构。系统安全可控。E60项目数字化建设高度重视信息数字安全,采用加密技术进行数据传输,通过腾讯云安全加固方案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全部管理信息系统均为国内厂商按照实际业务需求设计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全部智慧工地硬件设备均为国内自主设计制造,基于北斗的高精度定位传感器均采用国产芯片,自主可控。
公司根据E60项目数字化应用实践,不断总结海外项目数字化应用经验、优化完善平台功能,逐步覆盖更多海外新建项目。近年已经在柬埔寨金港高速公路、吉尔吉斯南北路二期、内马铁路、塞内加尔T T路项目等重点项目上推广应用,加快了公司数字化转型战略步伐。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实现了项目管理的在线协同、信息共享、过程管控等,大大提升了海外项目在相关方面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数字化代表着工程项目管理的未来,公司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的落脚点在项目,经过本项目数字化应用的成功实施,充分表明通过数字化技术来改进工程项目各干系组织、协同作业的新建造方式,提升项目标准化、智能化过程管理,建设“数字化、精细化、专业化”的高质量精品工程,实现海外工程项目数字化转型升级。随着IT技术的日益革新,未来数字化工程建设平台将能更好地赋能智慧建造,承载起智慧城市、智慧社会的蓝图构想。 |
GMT+8, 2023-12-6 15:44 , Processed in 0.02221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